小手传递大爱,雷锋精神在普陀学子心中生根 2025年03月07日     来源: 普陀教育

  3月5日,新普陀小学东校2025年“学雷锋纪念日”主题活动在“海聚英才”路演大厅举行。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胡俊,区教育局副局长包玉全,区民政局副局长汪英姿,区长征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宋旸,区长征镇副镇长沈燕,普陀区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梁娅等出席活动。新普陀小学东校师生、家长代表共同参与。

  在过去的一年里,新普陀小学东校的“小数点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多项志愿服务活动,他们通过“儿童议事会”以儿童视角为社区发展和环保出谋划策;在工运少年说活动中,担任红色传承志愿讲解员,传承红色基因……“蒲公英青椒志愿团队”的党团员教师们走进社区陪伴同龄人开展健体活动,还开展了暖爱护学路行动,共同守护学生上学路的安全。这些公益项目如同爱心种子,在校园和社区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珍贵的记忆,也为社会带来了满满的正能量。

  活动现场,胡俊为2025年度校家社“教联体”公益项目共建单位代表颁发证书,包玉全宣读“十佳小数点志愿者”表扬名单,汪英姿和新普陀小学东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寿俊梅共同发布“沪藏友好联盟”徽章。

  雷锋精神代代相传,志愿之火生生不息,新一批志愿服务队队员从世博会志愿者——三(10)中队包沂鑫的妈妈手中接过旗帜。新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志愿服务中,让雷锋精神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为了让志愿行动的触角延伸至更多领域,新普陀小学东校携手医院、企业等多方平台,积极构建校家社 “教联体“。2025年度校家社 “教联体”公益项目也于现场发布。“医路童行”“科技助老”“对话工坊”“行走地图”“创业联盟”五大公益项目将深度融入校园与社会生活,覆盖不同群体需求。其中,“行走地图”公益项目还加入了“普陀区‘星星’守护联盟”计划,将携手普陀区“青椒”志愿服务队,以爱心公益的形式共同帮助区内自闭症儿童走进苏州河畔各大场馆,学习掌握生活技能。同时,这一项目也将为学校的少先队员们提供丰富的场馆课程资源,让孩子们在实践体验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同时反哺城市文明,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沪藏情谊,源远流长。2025 年1月,西藏日喀则地区遭遇地震,当地学校受损严重,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开学典礼上,新普陀小学东校“蒲公英” 儿童议事会的小代表便发起爱心倡议,100 名少先队员积极响应,通过 “幸福漂流” 活动,以书信、画作传递关爱,为远方的同龄人送去温暖与鼓励。活动当天,恰逢西藏开学,新普陀小学东校与拉孜县完全小学、下亚东乡小学共同开启 “沪藏友好联盟” 项目,进一步深化了两地学校的情谊。

  在这股爱心涌动的热潮中,新普陀小学东校梅川、中江校区操场上的同学们异常忙碌。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们捐出自己心爱的玩具、书籍。中江校区五年级的队员们更是巧妙地将劳动教育融入课程实践,充分发挥自身创意,精心制作出京剧脸谱拨浪鼓、掐丝珐琅、螺钿工艺、非遗剪纸、大白兔奶糖等令人赞叹的手工艺品。

  本次活动所得善款将通过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普陀区代表处全部捐献给两所西藏小学,用于灾后校舍重建和购买学习用品。

  雷锋精神,无处不在,普陀区的校园里掀起了一股学习雷锋的热潮。

  在北海中学,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向西藏日喀则地震受灾地区的募捐,传递爱心与温暖。

  沙田学校则将义卖筹集的所有款项送往西藏地震灾区定日县措果乡中心小学,为那里的孩子们带去希望与关怀。

  沪太新村第一小学的孩子们来到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开展学雷锋主题活动,聆听大国工匠的技术攻坚经历。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实验学校通过技术能手分享、拍摄科普视频、捐赠义卖善款等多元行动,将技能展示、新媒体传播与公益实践相结合,服务社区,关爱特教儿童。

  普陀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的少先队员来到“真如星愿”慈善超市担任“小店长”,体验商品整理员、书籍管理员、会议室管理员、新媒体运营等角色,用实际行动“学雷锋,树新风”。

  幼儿园的萌娃们也不甘落后。红樱桃幼儿园的孩子们以“小军包”为主题创作画作,用歌声表达对雷锋叔叔的敬仰,采访“身边的雷锋”。

  秋月枫幼儿园的小小先“枫”志愿者们也行动起来,走进石泉路街道中山社区,擦拭公共区域健身器材,捡拾绿化带垃圾,擦亮楼道扶手栏杆。

  四季幼儿园的小脚印志愿团走进社区,为社区老人宣传防诈骗信息和知识。

  万里城实验幼儿园的老师们通过沉浸式体验、角色扮演和思辨讨论,引导幼儿在平凡中感悟不平凡,生动诠释“教育无痕”的理念。

  绿洲幼儿园携手长寿街道及绿洲居委会,共同举办“新时代 活雷锋”为民服务活动,现场开设健康测量、膳食营养咨询等专区,解答“幼小衔接”“科学配餐”等家长关切的热点问题。

  上海市实验幼儿园各年龄段幼儿以不同形式践行雷锋精神,大班绘制“雷锋精神”绘本,中班制作“雷锋精神”海报,小班则通过观看动画片感受雷锋精神。

  同样分层分段设计“学雷锋日”活动的还有上海外国语大学尚阳外国语学校,低年级学生参加“雷锋故事会”活动,中、高年级学生走进社区参与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美丽校园,人人共筑。上海理工大学附属普陀实验学校的志愿者们在校园里忙碌着,精心照料绿植、小花园里捡拾枯叶、清理绿化带垃圾……

  新黄浦实验学校的学生志愿者队伍,通过引导排队,倡导节约粮食、文明用餐,指导垃圾分类等行动,提升学生文明素养,促进校园文明。

  金鼎学校的校园里,学生们演绎情景微短剧《雷锋的光,照亮成长的路》,深入探讨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意义和价值。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普陀实验学校的少先队员们则通过“小海豚之声”红领巾广播特别栏目,讲述雷锋故事、分享雷锋日记。

  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大队部以“发现微光·传递温暖”为主题,通过“卡片记录+故事分享”的形式,引导学生在日常中主动观察、记录身边善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