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宁:为城市数字化转型“绘制”地理信息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04日来源: 上海普陀
 

【编前语】武宁创新共同体,是普陀区“中华武数”科创布局的“武”字要义。这里更是串联全区创新资源的关键——一条武宁路贯穿普陀东西、辐射南北两翼,把普陀乃至上海中心城区与长三角紧紧联系在一起。武宁创新共同体集聚2家高校、16家科研院所、近百家科创平台和近千家科技企业,更有数以万计的科学家、科研工作者、科创新秀们挥洒不悔青春、勇攀科技高峰。“中华武数·科创之星”栏目带你走进这群新时代的“科技追梦人”,解码他们的科创筑梦、科学圆梦的品质人生。

【科创之星档案】刘一宁:上海市测绘院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总工程师,曾获中国测绘学会科学科技奖、上海市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上海市优秀测绘地理信息项目等 

0804_094406_263.png

刘一宁

“人类的活动80%都和基础地理信息息息相关。”在上海市测绘院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总工程师刘一宁眼中,普陀区正在着力打造中华武数科创布局,而提供地理信息的基础性行业——测绘行业是其间的重要一环。地理信息包含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等,是空间数据的基础。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刘一宁所在的上海市测绘院不管是为城市管理,还是为公众服务,都提供了基础性和通用性的空间信息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比如疫情期间的核酸检测点地图不仅为公众就近进行核酸检测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多个区对检测点的管理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撑。

刘一宁和上海市测绘院一直在测绘领域寻求突破传统。

“传统的仪器式测绘方式,主要依靠测绘人员背着仪器在马路田间地头进行人工测量,相对而言比较辛苦且效率较低。”刘一宁介绍说,2017年,上海市测绘院申请了全国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的试点,也是第一个通过国家验收的新型基础测绘试点项目。

0804_094428_267.png

上海市测绘院

这套新型基础测绘体系从设备和理念上都进行了创新。其中一大突破就是免去了人工测量的舟车劳顿。“我们现在利用新技术,可以把测量设备搭载在车上以及飞机上等等,车走过飞机飞过,很多信息我们就已经采集回来了,然后再通过内业的处理,形成最终的测绘成果。”刘一宁举例介绍说,此外,这套体系还可实现一次测量生成多种成果,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丰富了采集的产品品种、提升测绘产品质量等。

谈及未来发展计划,刘一宁说:“未来我们想继续深入行业发展,一方面扎实我们自己的数据,另一方面用我们的数据为整个上海的数字化转型产业的升级奠定基础,提供数据与技术支撑。”

0804_094453_188.png

团队工作中

不仅如此,刘一宁团队也非常重视共同发展和经验共享,与兄弟省市的测绘单位进行了许多密切合作,为全国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方案提供了经验和一些基础性的建议。院里也在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方面与江浙沪三省市在测绘基准上进行数据协同共享,共同探索技术、应用管理和机制等的创新方向。

寻求测绘技术创新、助力数字化转型产业升级,刘一宁和测绘院始终在行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