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行蟒跃”2025年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宣传日启动仪式暨三月份市级主会场活动在普陀区长风公园举行 2025年03月10日 来源: 普陀绿容
3月5日,由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联合中共上海市委社会工作部、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普陀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龙行蟒跃”2025年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宣传日启动仪式暨三月份市级主会场活动,在普陀区长风公园隆重举行。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金维伦,中共上海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曾群,普陀区委常委、副区长魏子新,普陀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娟等领导出席活动,与市民共启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新篇章。
本次活动通过直播访谈、科普讲座、成果展示、行业倡议、文艺会演及公益集市等多元化形式,全面展现普陀区垃圾分类工作成效。现场通过沉浸式互动与知识普及,激发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助力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一街镇一品牌:绘就治理“实景图”
普陀区创新推出“一街镇一品牌”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项目,联动区、街镇两级志愿力量,以特色化服务为基层治理注入活力。在活动现场,10个街镇发布品牌项目,凸显各自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的鲜明主题,将用务实的举措全力冲刺优化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坚决打好收官之年的升级战。
分类清运再升级:情景倡议激发全民行动
作为全程分类体系的关键环节,分类清运工作的精细化直接关系资源化利用效能。活动创新采用情景倡议形式,由党的二十大代表、普环公司陈扣娣班班长成慧,向商业综合体、酒店、沿街商户、地铁站点及社区代表发出倡议,呼吁全民精准分类,助力高效清运。一线环卫工人倾情演绎的音舞说唱《垃圾分类新时尚,普陀奋力当先锋》点燃全场,环卫工作者用质朴的表演诠释责任担当,以鲜活的艺术形式传递低碳理念。
智慧赋能:普陀区生活垃圾分类监管迈入“数治时代”
普陀区以数字化手段重塑垃圾分类全流程,构建“投、收、运”智慧监管体系,为优化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注入科技动能。
前端投放更便捷。全区近年更新的居住区投放点管理、8799家沿街商铺生活垃圾收运均纳入“一网统管”,实时监测投放点环境,实现生活垃圾产、收、运全过程闭环管理。24小时智能回收箱覆盖22处惠民点,便捷交投体验广受好评。
中端清运更高效。五分类收运车匹配精细化废物箱,VMP动态监控系统实时预警环卫作业车辆行车风险。长征镇清峪路沿街商铺收运实现“到站提醒、入站审核”智慧闭环。
中转环节更规范。干垃圾中转启用生物识别技术,湿垃圾品质全程可溯,可回收物数据全要素联查,有害垃圾精准计量环境参数,全流程智能管理无缝衔接。
全民共治:志愿服务引领低碳“新时尚”
在主会场,举行了普陀区生活垃圾分类清运科普讲座,普环公司业务经营部部长江明为一线环卫清运工人和市民志愿者代表讲述了普陀区垃圾“大分流、小分类”的变迁,以及各类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知识和工作细节。
在公益集市互动区和宣传展览区,设置了参与“沪尚回收”换绿植、精细化分类废物箱展示、废旧物资再生资源利用产品展示、咖啡渣制作手工皂等市民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吸引了众多市民积极参与。
无接触式可回收物投放箱、红外感应式垃圾桶盖自动开闭的生活垃圾投放点、集成式惠民回收服务点等一批新科技新技术助力生活垃圾分类的产品展示,让参与集市的市民朋友们感受到科技让生活更绿色、更环保。
在生活垃圾分类清运车辆区域,展示了新能源干、湿垃圾清运车辆,玻、金、塑、纸、衣和旧电器精细化分类收运的可回收物清运车辆,以及旧灯管、废电池、旧杀虫气罐等常见有害垃圾细分类收运的有害垃圾清运车。
未来,普陀区将持续深化全民志愿行动,凝聚社会合力,让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的“新常态”,为“无废城市”建设书写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