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信息列表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局领导带队走访调研区级非遗项目长征江南丝竹、上海滩簧 2025年02月10日 来源: 普陀文旅
2月5日上午,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涵嫣带队赴长征镇走访调研区级非遗项目长征江南丝竹和上海滩簧。区文旅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孙勇,长征镇副镇长沈燕等相关负责同志陪同。 周涵嫣一行深入了解了长征江南丝竹和上海滩簧的历史渊源、传承谱系、演奏技巧和保护现状。长征镇社区服务办公室主任李晓倩和上海滩簧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陶一铭分别就项目的开展情况和保护传承工作的难点进行交流发言。 听取汇报后,周涵嫣对长征镇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予以肯定,并就未来保护传承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须加速推进新一批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培养与认定工作;二是要立足普陀的区域特色和历史底蕴,深入挖掘非遗资源,进一步丰富普陀区非遗项目名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是积极探索“非遗+”,加强文旅融合发展,将传统音乐、曲艺类等类别的非遗项目融入非遗文创市集中,同时,拓宽传播渠道,提升非遗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和认知度;四是进一步推进“非遗进校园”项目,依托校园资源优势,做好非遗项目在青少年中的传播推广,为非遗传承拓展空间和注入活力。 非遗项目介绍 长征江南丝竹 长征江南丝竹起源于清同治五年,为民间艺人顾惠卿、朱亦甫创建的“太平桥丝竹班”,后改名为“长征国乐社”。该社创作的作品有《满园春》等民乐合奏,曾多次荣获国家文化部及上海市文化部门颁发的奖牌。长征江南丝竹于2007年入选第一批普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海滩簧 滩簧是中国传统曲艺的一个类别,清代中叶形成于江浙一带。上海滩簧的音乐源于上海地区的山歌、小调,曲调丰富多彩,使用标准沪语,节奏明快,短小精炼。唱腔以长腔长板为基本调,并衍生出长腔中板、长腔慢中板、长腔慢板等,构建成上海滩簧第一基本调框架,具有独特韵味,是上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滩簧于2022年入选第六批普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