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心防工程”体系 建设推动老旧电梯更新升级

2025年02月21日 来源: 万里街道

万里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深化“心防工程”体系建设和“靠谱解纷中心”深度融合,立足“发现、处置、预防”三个维度,以“公益+普惠”的形式,织密街道、片区、居民区、家庭四级服务网络。在既有住宅更换老旧电梯工作开展过程中,街道不断深化“解忧解纷”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作用,在解纷中引入专业心理服务力量(权益性矛盾由“靠谱解纷中心”介入;心理性矛盾由“心防工程”介入;权益+心理矛盾由双方共同汇总),构建“有机衔接、协调联动、便捷高效”的解纷工作体系,不断提升矛盾化解成效,实现问题就地解决、纠纷及时化解,街道换梯工作取得积极的成效。

参观电梯更新“样板间”

老旧电梯更新升级面临的问题

一是街道既有电梯“老龄化”特征十分突出。截至 2024 年 7 月,普陀区既有住宅电梯数量使用年限超过 15 年的电梯占比为 51.92%。就万里地区而言,目前既有住宅电梯中,投入使用超过 15 年的占比 87.05%,全区占比 19.83%。横向比较,万里街道电梯“老龄化”的数量和占比均居全区前列。

二是“超期服役”电梯带来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据统计,2024年万里发生电梯报修194起。虽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也不大,但通过各类检验发现曳引驱动故障、电梯运行及开关门异常、紧急照明及报警装置异常、管理制度缺失等问题时有发生,存在安全隐患。

三是换梯工作的开展面临诸多困难矛盾。面临缺乏以往经验和参考案例的困境,同时存在制度机制不健全、安全评估体系不完善、资金筹措困难等问题,另外,不同区域、不同小区、不同楼栋的业主们诉求不尽相同,住宅更换电梯叫好不叫座,给换梯工作带来不小挑战。

有序推动老旧电梯更新升级

换梯工作属于近几年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没有系统的规定流程去遵循,也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可借鉴,唯有“摸着石头过河”。“心防工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更加注重将社会心理服务下沉到基层,嵌入到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中。

分享电梯更新经验

一是依托“心防工程”系统推进。万里街道成立由 9 个职能部门、3 个专业中心、8 家自治组织和 5 家社会力量组成的 “心防工程” 特色品牌,不断深化 “专业、兼职、志愿” 三支队伍,每月组织召开楼组议事会,广泛听取楼组、业主代表和楼栋有识之士的意见建议,形成并完善楼事楼议的议事机制。以楼组议事会、红色议事厅为自治共治依托,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楼组长、业主代表、楼组党员联动参与进来,针对电梯大修事项,收集需求、共同研判,形成一个议事协商的规范流程。街道职能科室牵头,专业律师、设计师、心理咨询员共同研究,针对难题逐个破解。

协商电梯更新事宜

二是注重“解忧解纷”协同发力。万里街道积极构建以 “危机联防”为切入点的社区矛盾心理应急管理体系,将社区解忧和社区解纷工作有机融合,在解纷中引入多个心理服务力量,提升矛盾化解成效,共同致力于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如:某小区电梯换新遇到的最大挑战是维修资金余额不足,更换总费用21万多,扣除维修资金可支付部分,剩下16万多要居民现金支付。那费用如何分摊?一楼住户需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费用?不同住宅使用面积不等,是否根据居住面积按比例支付?

针对上述问题,“万里靠谱解纷中心”牵头开会商讨,一方面晓之以理,通过街道职能科室、专业律师告知业主分摊费用的法理;一方面动之以情,由社区调解员介入开展心理工作,强调邻里情谊、换位思考。通过思想工作获理解后形成费用分摊方法。居民心齐,后续表决、设备拆除安装调试等工作配合度高。新电梯购置周期内,小区物业派维修专员24小时保障业主安全出行。电梯停运维修期间,业委会与物业上门征集意见、协调方案、监督设备进场与旧件检验。街道与楼组居民互动告知施工进度,双方形成正向互动。物业做好服务保障,保洁一天三次上楼收垃圾,减少居民上下楼次数。

万里名轩小区老旧电梯更新规范流程

三是用好社区“微网格”治理体系。在电梯更新工作中,万里名轩居民区运用“微网格”治理体系,把社区划分为6个网格,每个网格都建立楼组微信群,块长包干,做好沟通解释,把微信群里居民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梳理汇总,转达给业委会和物业,实现“民意在网格中丈量、诉求在网格中化解”。在党建引领和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双业红”协同发力之下,万里名轩小区电梯大修推进越来越顺畅,电梯更新成功。通过总结和梳理,形成了电梯大修《万里名轩小区老旧电梯更新规范流程》。


特殊稿件右侧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