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评市级荣誉+1!宜川“居委法苑”聚焦超大型社区法治建设

2025年03月10日 来源: 宜川路街道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重要指示精神,普陀区宜川路街道携手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家与家律师事务所、同济大学法学院持续赋能超大型社区中远两湾城法治建设,设立全市首家“居委法苑”,探索建立多元解纷新模式,通过党建联盟集聚解纷力量、构筑阶梯式解纷机制、嵌入第三方解纷集群,抵近诉源,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切、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形成为全市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新时代“枫桥经验”。

党建引领

聚焦基层一线资源配置

普陀区宜川路街道中远两湾城第三居民区党总支充分发挥区域化党建优势,凝聚各类党建联建合作伙伴,扩容党建“朋友圈”。“居委法苑”在基层法治治理中,联动中远两湾城第三居民区党总支党建“朋友圈”中靠谱法治力量,与家与家律师事务所、社区律师、消费者权益驿站、妇女权益阵地等多元力量形成法治赋能团,“党建+法治”双驱动,打造社区治理新生态。

“居委法苑”联合法治赋能团在基层一线开设公益普法直播间,旨在将普法、调解同步进行,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群众知晓率,强化广大群众有纠纷找调解的意识;开展线下普法实训,充分发挥法律优势,以家庭问题为核心,研究开发了以婚姻家庭、未成年人保护、青少年法治教育、女性权益保护等为主题的多项专题培训课程,并为基层妇联干部、青少年、社区居民等开展实训活动,助力其提升法治意识,共建“平安家庭”。

法治护航

完善基层一线解纷机制

“居委法苑”赋能下,联合探索建立三大解纷机制,即“阶梯式”解纷机制、“1+3+5法宝箱”联动解纷机制以及“治理联盟”机制,释放村居源头化解整体效能。

1+3+5法宝箱”联动解纷机制,即在居民区党总支引领下,由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作为物业等纠纷的主导化解力量,由派出所、平安办、信访办、司法所及律所五家单位作为纠纷化解的护航力量,构建“在党建引领下,三驾马车主导,五指成拳护航”的“1+3+5法宝箱”联动解纷机制。定期召开“1+3+5”联席会议,为 “百宝箱”书记提供“法宝箱”升级服务。

13+5法宝箱”机制,主要针对社区常见类型化物业纠纷。“阶梯式”解纷机制是通过“分类处理、定员化解”建立“阶梯式”的解纷机制。即志愿者负责处理楼栋内发生的“微小矛盾”,社区工作者处理邻里之间的“小矛盾”,第三方调解组织负责解决社区中的“中矛盾”,下沉法官指导社区解纷员化解对立情绪较激烈或具有涉众因素的“大矛盾”。阶梯式解纷模式主要是针对社区其余类型纠纷。

紧扣需求

保障基层一线服务支点

“居委法苑”以中远两湾城为试点,普陀法院组建专项团队带案下沉,为群众提供高效、集约、便捷、低成本的纠纷化解路径,做好普法宣传、风险提示和矛盾预防。普陀法院组建由法官及法官助理组成的下沉团队,根据解纷需要,将成讼纠纷带至“居委法苑”开展巡回审判,组织社区调解员参与旁听,以个案化解带动类案预防,起到“设苑一个、处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居委法苑”赋能下,社区为保障各类群体权益,设立多个站点,如妇女儿童保护、老年人服务站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站点等。“居委法苑”及法治赋能团联动街道妇联、调解委员会形成全方位服务体系,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推动妇女力量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期间,“居委法苑”组织普法讲座进社区、宣传咨询等活动,帮助居民了解和运用相关法律法规。“居委法苑”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联动属地居委会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活动,例如在每年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组织主题宣传活动,增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

“居委法苑”成功打通了“居民-居委-法院”三维连接点,普陀法院法官下沉,设立巡回审判点,就地解决纠纷矛盾,形成指引,创新多元解纷新机制。居民区党总支依托“微网格”和特色党建品牌建设,融合普法资源,聚焦社区法治智囊团,探索阶梯化解纷机制。“居委法苑”既是纠纷化解模式,也是资源优化平台、普法前沿阵地和数据辅助决策渠道,不仅提升了社区治理的法治化水平,还增强了居民的法律意识和社区参与度,为超大社区治理提供了新解法。

 



特殊稿件右侧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