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区域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普陀区全面推进城区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
《普陀区全面推进城区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已经2022年7月15日区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7月22日
普陀区全面推进城区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
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是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巩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的关键之举。为加快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数智普陀”品牌,全面建设“创新发展活力区、美好生活品质区”,根据《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结合普陀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主要进展
““十三五””期间,普陀区围绕打造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主阵地、建设“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的功能定位,加强智慧城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加快建设面向未来的新型智慧城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城区数字治理能力显著增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全面实现了智慧城区““十三五””规划的发展目标,为““十四五””普陀区全面推进城区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1.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走在全市前列
推动建成“双千兆宽带城区”,网络覆盖达到全市领先水平。5G室外基站达2067个,在中心城区排名第一,每平方公里5G基站数已达到37.2个,基本建成5G精品区;全区住宅小区千兆光纤、重点楼宇万兆光纤接入能力实现全覆盖。新型城域物联专网建设不断加速,智联普陀无线专网和光纤专网实现全覆盖。建成区级大数据中台,汇集区内政务、视频、物联等数据超40亿条,城区数字底座进一步夯实。
2.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不断深化,28个事项完成“一件事”流程再造,25个行业实现“一业一证”,26个部门的890项行政权力事项完成“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建设随申办市民云-普陀区旗舰店,全市首批实现区旗舰店全渠道、各街镇旗舰店全开通,共上线服务121项,累计服务次数10万余次。健康、教育、养老等领域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建成4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0家智慧健康驿站。
3.城区数字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城区运行“一网统管”加快推进。建成“智联普陀”综合运营指挥中心,“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的城区数字底座基本建成,接入物联感知设备11万余个,在全市较早建成区级“智联普陀”城市大脑,打造形成55类100余个智能应用场景,全面展现城区整体态势和运营体征,率先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公共安全管理显著改善,完成城区公共安全视频的汇集分发工作,区“一网统管”平台共接入公安视频监控5873路、社区智能安防视频监控5544路、防汛视频监控46路。
4.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取得成效
聚焦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科技金融、生命健康四大重点培育产业,出台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实施意见和专项扶持政策,推动形成具有普陀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体系。“海纳小镇”入选全市首批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中以(上海)创新园、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创新功能型平台”“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列入全市支持科创中心建设“四梁八柱”首批规划的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被授予全市首家“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示范区”称号。引进上海市网络安全产业示范园、360华东大安全总部、阿里数字农业供应链中心等项目,数字经济聚集效应加快显现。
普陀区在智慧城区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新要求,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传统城市公共设施数字化改造仍处于起步阶段,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尚待优化,“两网融合”成效不够凸显,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亟待进一步挖掘。
(二)发展趋势
1.数字化成为城市发展必由之路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渗透,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突破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工具和手段。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双轮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数字技术打破了时空界限,带来了生活领域的革命性变革,在线化、协同化、无接触为特点的应用场景不断迭代。数字孪生城市从概念培育期加速走向建设实施期,随着物联感知、BIM和CIM建模、可视化呈现等技术加速应用,数字孪生将成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抓手。
2.数字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从国内来看,数字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万物互联”“万物智联”时代加速到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抵御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举措。美好生活需求全面升级,以数字化手段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供给能力,成为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的核心要务。北京、杭州、深圳、广州等城市在数据跨境流动、打造“城市大脑”、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建设数字经济试验区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协调推进机制,着力打造新发展优势。
3.上海全力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
2021年,上海市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提出要坚持整体性转变,推动“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坚持全方位赋能,构建数据驱动的数字城市基本框架;坚持革命性重塑,引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数字城市。““十四五””期间,上海市将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重要抓手,实现生产生活全局转变,数据要素全域赋能,理念规则全面重塑,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4.普陀区面临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近年来,普陀区以数字经济为主攻方向,打造数字经济的创新策源地、技术制高点、发展新方向,可以说数字经济正在深刻地改变普陀,普陀正逐渐成为长三角地区的“数字热土”。面对数字化转型,普陀必须抓牢发展机遇,以数字化转型助推高质量发展,坚持应数尽数、求新求变,努力在数字产业发展、数字治理探索、数字应用示范等领域形成特色亮点,打造“海纳小镇”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引领普陀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大力发扬“人靠谱(普),事办妥(陀)”的昂扬精神,围绕区委“写好五线谱,谱好两部曲,携手零距离,共画同心圆”的奋斗目标,主动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以构建高质量发展格局、高品质生活典范、高效能治理标杆为引领,以打造高标准城区数字基座为支撑,以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高频急难事项为抓手,以数字化提升产业质效、功能品质、生态环境、民生普惠为根本任务,坚持数字创新、突出场景牵引、强化数据赋能、加强开放合作、树立标杆示范,为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包容开放,培育创新生态。建立适应数字化转型的制度体系,统筹政策、资金、人才、数据等关键要素,发挥“海纳小镇”示范区作用,鼓励前沿技术和应用在普陀创新实践,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加包容开放的发展环境,加快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双轮驱动”,为普陀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2.坚持问题导向,打造示范标杆。把握“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内涵,立足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解决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强化城区数字化转型场景规划、建设、推广、评估,打造一批群众爱用、管用的数字化转型示范场景和标杆应用,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3.坚持融会贯通,释放数据价值。以“跨、融、推”为标志,加强跨领域、跨部门、跨行业系统整合,不断强化公共数据归集、治理、开放和应用,让数据多跑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挥数据赋能作用,促进经济、生活、治理各领域流程再造、规则重构。
4.坚持多元共建,强化社会参与。深刻理解数字化转型“城市是主场、企业是主体、市民是主人”,充分利用海纳工程院溢出效应,积极引入全球领先的建设理念、解决方案、产品技术和一流团队,通过政策引导、场景开放、揭榜挂帅促进开放合作,不断激发市场活力。
(三)总体目标
作为全市首个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的城区,““十四五””期间,普陀区将坚持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牢牢把握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和普陀建设“创新发展活力区、美好生活品质区”总体要求,聚焦全面推进经济、生活、治理三大领域数字化转型,加强总体谋划、统筹协调,打响“数智普陀”攻坚战,奋力创造新时代普陀发展新奇迹。
——构建高质量发展数创新生态。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一带一心一城”功能布局不断优化、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科技金融、生命健康等四大重点培育产业重点企业、创新团队、功能性平台等创新资源进一步集聚,创新策源能力显著提升,协同创新生态不断完善,为普陀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塑造高品质体验数联新生活。聚焦数字家园建设,围绕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在卫生、教育、文化、养老、出行等领域推出一批数字化生活新场景、新应用,打造一刻钟数字生活圈,着力让公共服务更便捷、更精准,让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完善高效能治理数据新要素。“一网通办”实现从“好用”向“爱用”“常用”转变,基本建成智能化、个性化、全方位综合服务体系。“一网统管”实现数字化呈现、智能化管理、智慧化预防,推动“两张网”双向融合、相互协同,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打造高标准城区数字新基建。全面提升“双千兆宽带城区”能级,5G室外基站数超4000个,重点商务楼宇和公共建筑实现5G室内信号全覆盖,5G网络用户平均下载速率达500Mbps,千兆宽带用户渗透率超50%,IPv6活跃用户占比不低于80%。持续推进数据中心、边缘计算节点及CDN等的科学布局。新型城域物联专网持续升级,基本建成城区数字底座,为构建万物智联的数字社会奠定基础。
普陀区““十四五””城区数字化转型主要指标
序号 |
领域 |
指标名称 |
属性 |
单位 |
目标值 |
1 |
数创新生态 |
数字经济总规模 |
预期性 |
亿元 |
1000 |
2 |
数字经济重点企业 |
预期性 |
家 |
20 |
|
3 |
数字化功能型平台 |
预期性 |
个 |
5 |
|
4 |
数联新生活 |
生活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 |
预期性 |
个 |
50 |
5 |
数字化转型标杆医院 |
预期性 |
个 |
5 |
|
6 |
数字化转型标杆学校 |
预期性 |
个 |
5 |
|
7 |
数字家园 |
预期性 |
个 |
10 |
|
8 |
数据新要素 |
“一网通办”可网办率 |
预期性 |
% |
90 |
9 |
“高效办成一件事”场景数 |
预期性 |
个 |
50 |
|
10 |
“高效处置一件事”场景数 |
预期性 |
个 |
50 |
|
11 |
数字新基建 |
5G室外基站数 |
预期性 |
个 |
4000 |
12 |
重点商务楼宇和公共建筑5G室内信号覆盖率 |
预期性 |
% |
100 |
|
13 |
5G网络用户平均下载速率 |
预期性 |
Mbps |
500 |
|
14 |
千兆宽带用户渗透率 |
预期性 |
% |
50 |
|
15 |
IPv6活跃用户占比 |
预期性 |
% |
80 |
三、重点工作
面向数字化时代的城市功能定位,加强软硬协同的数字化公共供给,加快推动城市形态向数字孪生演进,构筑城区数字化转型“新底座”。
(一)完善城区AIoT基础设施
统筹布局新一代感知、网络、算力等数字基础设施,构建立体高速信息网络。一是全面推进5G网络深度覆盖,坚持“区域做全、重点做深”,重点对商圈、交通枢纽、医院、学校等人流密集区域进行深度覆盖,至2025年全区5G室外基站数超4000个,重点商务楼宇和公共建筑实现5G室内信号全覆盖。二是持续提升光纤宽带网络服务能级,积极推进千兆光网入户,促进家庭光网千兆终端的广泛使用,显著提升用户规模,到2025年用户渗透率超过50%。三是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深化政务网站和移动端应用的IPv6升级改造,整体提升普陀IPv6规模部署和创新应用水平,到2025年实现IPv6活跃用户占比不低于80%。四是科学布局数据中心、边缘计算节点及CDN等算力资源,在产业园区、商圈等需求集聚区建设集网络、存储、计算等资源于一体的边缘计算节点,进一步减小传输时延,提升网络运行效率,提高算力供给能力,优化用户使用体验,满足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对算力的应用需求。
(二)提升城区数字孪生能力
以新型城域物联专网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有序推进物联基础设施部署,打造集终端、网络、平台相协同的数字孪生体系。一是持续进行物联感知终端部署,加快面向城市治理能力提升的感知终端部署,持续发挥新型城域物联专网基础设施在城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城市运行态势感知能力。二是深入开展物联感知数据应用,把数据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赋能。推进物联感知数据与行业系统的融合纳入,拓展完善物联感知场景,进一步丰富城市运行管理感知体征。三是搭建数字孪生城市基础,在重点区域率先探索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全区建筑设施、地下管网等城市空间要素数据采集,基于城市GIS地图搭建数字孪生城市模型,有力支撑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的动态监测。
(三)加强数据资源开放利用
加快全区数据资源的流通,实现跨行业、跨层级、跨系统数据互联互通,推动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应用。一是加快数据共享,持续推进全区政务信息系统、移动端政务服务应用、电子政务网络整合,深化完善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加快形成普陀区全域全量“数据资源池”。二是强化数据赋能,提升区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共享交换、数据治理和服务分析能力,持续优化人口、法人、房屋、空间地理、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强化区级数据中台赋能作用,推进城市运行各类数据融合、共享和应用。三是推动数据开放,完善共建共享数据资源体系,统筹做好数据开放共享和创新应用,依托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加大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城市管理等领域的数据开放力度,推进政府数据与社会数据的开发利用。四是保障数据安全,完善全区公共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规范开展数据产生、传输、存储、使用、交换、销毁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四、重点领域
(一)以数字经济驱动发展新引擎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优化数字经济生态,努力在数字产业发展、数字应用示范等领域形成特色亮点,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
1.智能软件新产能
加快企业培育与技术成果转化。依托智能软件领军企业,加快智能终端研发与应用场景开发,围绕“智能+金融”“智能+生活服务”“智能+治理”等领域,培育一批“智能+行业”应用软件企业。布局360华东大安全总部、京东科技(上海)智能城市研究院等智能软件领域重大项目。培育壮大虚拟现实产业,搭建VR/AR创新应用公共服务平台。
2.数字研发新赋能
增强技术研发辐射能力。围绕上海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创新功能型平台、上海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等多家研发平台,依托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上海化工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充分发挥大院大所的研发技术与服务溢出优势,聚焦智能制造及机器人、轨道交通、汽车电子、智能网联车、先进材料等领域,加快推动国家大数据安全靶场、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上海分中心等项目建设。
3.数字金融新供给
加快传统金融与数字技术融合。金融服务业与数字技术融合,促进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围绕区内重点金融服务企业,促进金融服务有效供给。研究打造“一站式”科技金融服务信息平台,加强行业信息库建设,引导各类金融机构资源集聚。以“引进+孵化”方式培育科技金融领军企业并落地数字金融服务场景,构建起完整高效的科技金融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
4.数字健康新发展
深入开展“互联网+健康”工作。结合数字化技术应用夯实数字医疗服务基础,拓展智慧医疗创新应用示范,打造全市乃至长三角数字医疗服务中心。依托同济医学院,建立生命健康领域国家级、市级重点实验室,集聚国内外知名生命健康龙头企业,着力打造同济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园,进一步推动生命健康产业发展。
5.数字商圈新业态
加快建设数字商圈。围绕区内线上线下商贸平台,推进商业零售数字化技术的迭代。聚焦零售、餐饮、生活服务三大业态,在上海环球港、中环商圈等主要商业场所打造“数字购物”“数字街区”等场景。鼓励传统商贸业向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开展无人零售、直播电商等创新发展形式。
6.数字文娱新内容
加快影视、广告业数字化创新。依托区内数字文娱龙头企业培育网络视听、数字出版等新兴业态,扩大网络文化优质内容供给,鼓励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游戏等多内容协同发展。围绕广告行业领军企业加快数字广告业发展,培育在线文旅产业优质企业和平台。加快游戏产业数字化创新。支持区内企业发展数字游戏产业,加快企业自主研发与成果转化,深入推进“3D游戏图像渲染”技术开发和平台搭建。
7.数字园区新载体
打造网络安全产业示范园。引进、培育5家以上网络安全重点企业和20家以上网络安全细分企业,建成2-3个网络安全产业集群,形成完善、优越的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环境。推进数字园区建设。推动桃浦智创城工业互联网标杆园区成为千兆固网智慧集成应用示范园区;加快全市首家数字广告产业园区建设,构建数字广告全产业链生态园。加快现有园区改造。基于现有产业园区开展“园区数字化改造行动”,通过打造基于5G、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综合园区,推动园区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提升普陀园区整体承载力和吸引力。
8.数字平台新布局
打造创新策源引擎。充分发挥中以(上海)创新园创新成果孵化加速服务平台、互联网+智能硬件创新应用合作平台等平台作用,加快推进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集成电路研究平台建设。加快机器人平台建设。依托普陀区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创新投资联盟和未来机器人国际创新中心两大载体平台,引导市场化主体积极参与技术研发与标准制定,推动成果转化与创新应用。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完善供需对接机制,实现数据生产要素在平台上的高效流通、交换、管理,推动工业互联网与5G、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的融合发展,通过建设一批“5G、AI、IOT+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提升普陀区工业互联网的服务能级。
(二)以数字生活构筑美好新生活
以数字化提升市民服务体验为切入口,围绕基本民生、质量民生、底线民生三大块面,聚焦居住、教育、卫生、养老、出行、扶助等领域,不断提升各类民生服务的可及性。
1.数字家园新面貌
加快建设数字家园。围绕曹杨新村街道一刻钟数字生活圈,深化社区商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成果。加快文旅场馆数字化改造,提升“文化普陀云”服务能级,推动文旅数字化服务整体布局。开展“数字健身工程”与“早餐工程”,打造一批“智能体育公园”、“智慧健身步道”、“智慧健身器材”等数字化健身设施,推进智能辅具、健康监测等智能化终端产品的应用;在社区推行“无人餐车”、“智慧早餐店”等便民措施;打造多种应用场景的数字化充电运营网络,为社区居民提供线上充电引导、远程预约、在线支付等服务。
2.数字教育新形式
推动全国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依托智能教育科创集聚带,立足“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海微校”等,加快5G、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各教育阶段的研发、应用、推广,应用VR/AR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深入推进校园管理数字化进程。完善各类教育平台资源的互通共享,科学运用学生、教师、学校的数字画像,促进高效能教育治理和教学实践“智慧”变革。
3.数字医疗新服务
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提高“统一预约、统一支付”智慧医疗平台覆盖范围,建立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平台,建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社区健康管理信息化系统。探索“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落地实现“普陀影像云”、智能读片等新模式全域运用,实现医学影像资料和医学检验结果互联、互通、互认。
4.数字养老新体验
聚焦老年人就医、出行、居家、文娱、学习等需求,打造智慧养老服务数字化场景,通过数字化提升服务触达性和精准度。加强老年人与家庭医生、社区服务联动,推进“养老院+互联网医院”模式,开展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行动,推动老年人生活“数字无障碍”,让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
5.数字出行新模式
加强智能交通设施建设,加快布局新能源智能终端。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技术与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深度融合,逐步完善交通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决策体系,优化公共交通工具区域空间合理布局。拓展智慧物流,建设智能储物柜、智慧微菜场、智慧回收站等末端设施。持续推进上海城运系统道路交通子系统(IDPS)等重大项目,赋能城市安全出行。
6.数字扶助新范式
完善特殊人群帮扶机制。做深做实“统一预约、统一支付”,完成国家“互联网+安宁疗护服务”、本市“互联网+护理服务”两项试点建设工程,为特殊人群提供智慧服务。深化数字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流浪乞讨人群救助、安置、寻亲等流程运作效率,通过指纹对比等工具提高救助的数字化水平与成功率。
(三)以数字化治理推进全区治理精细化
充分依托“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融合创新的发展优势,进一步推动治理手段、模式、理念创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提高普陀城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1.数字监管新能力
全面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围绕“高效处置一件事”,打造“中枢系统+专业平台+应用场景”的“数智普陀·城市治理引擎”,构建具备日常管理、应急联动、检测预警、风险分析、协调指挥等多功能的“一网统管”平台,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研判、早处置,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加强“云、数、网、端、安”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据深度融合、系统资源整合,形成好用、安全的基础网络。布密城市“神经元”和感知端,推进智能安防建设,提升社区视频监控智能化水平。聚焦应急管理、社会面管控、经济运行、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拓展智能应用场景。深化城运平台的应用机制,明确区、街镇城运中心的职责定位,加快形成基层综合执法和联勤联动的新机制。健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机制,形成科技驱动、网格支撑、基层参与相互赋能的治理格局。
2.数字政务新效能
深化落实“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全面提升政府服务体系,打造“整体政府”,提升企业和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将与市场主体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全部接入,提高在线办理率、全程网办率,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进一步优化跨部门跨层级的办事流程,压缩审批环节,实现政务服务减环节、减跑动、减材料、减时间。进一步深化“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完善政务服务点的线下布局,提升办事大厅(窗口)功能,提高企业和群众线下办事的便利度。进一步做强做优“一网通办”普陀频道和“随申办”普陀旗舰店,增加特色服务,打造政务服务品牌。加大公共数据归集力度和治理深度,构建以优化流程为基础、制度规则为保障、数据共享为驱动、在线平台为载体、“新基建”为支撑的政府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区政府大数据平台,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公共数据归集、治理、共享、开放和应用,深化电子证照应用场景,提升政务服务能力。
3.数字营商新环境
深入推进“AI+店小二”服务。围绕企业服务场景里的痛点、难点需求,构建“靠谱创”“靠普贷”“人才通”等营商服务场景,为企业提供政策查询、资金申报、人才招聘等精准化服务。完善政银、银银、银企互动平台,依托上海联交所“园区中小微投融资平台”,构建起功能完善、服务范围广泛、智慧化程度高的数字化企业服务体系,实现相关配套制度充分完备,政策支撑效果显著提高。
4.数字防疫新手段
加快建立卫生数据管理体系。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积极构建公共卫生智慧决策新模式,汇聚公共卫生、医疗、人口家庭等多源数据,推动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数据开放共享。应用区块链等技术实现安全流动和授权访问,利用数据挖掘、交互、共享和可视化分析精准判断疫情发展情况,高效完成疫情源头追溯、病例轨迹追踪、传播链描绘等工作。打造“15分钟核酸采样服务圈”。
五、重点专项
(一)数字技术策源工程
鼓励以领军企业为主体,建设一批市场导向、技术领先的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重点聚焦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和智能终端等四个“新赛道”,打造数字化转型开放创新平台,强化行业技术模块、核心组件、测试验证、成果转化、交流展示等数字服务能力。鼓励区内企业参与数字化转型国家标准制定,鼓励企业创设行业性数字化转型建设导则。
(二)数字地标打造工程
围绕“思想策源地、产业新跑道、资本新天地”的数字化生态高地建设理念,开展以“海纳小镇”为载体的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建设。统筹协调城市规划核心真如副中心、产业发展核心海纳小镇、数字创新核心海纳工程院,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聚形成、海纳特色数字化转型三个目标同步推进,重点将数字产业和数字应用场景高度融合,打造数字化转型新地标。
(三)数字生态营造工程
加强全区数字化转型场景整体谋划,支持社会各界参与应用场景开发建设。完善应用场景“揭榜挂帅”机制,定期排摸、遴选和发布一批需求榜单,鼓励各类市场主体揭榜攻关,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新型合作关系。加大数字化转型宣传推广力度,组织转型场景开放日活动,让公众充分感受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改变。
(四)数字人才培育工程
实施积极开放的数字化转型人才政策,坚持国际化视野,吸引全球顶尖数字化领军人才,为各领域人才在普陀创业发展提供便利。积极推荐区内优秀人才参加上海市领军先锋、智慧工匠、领军人才等评选活动。在全区试点“首席数字官”制度,建立数字化转型和公共数据开放勤勉尽职和容错机制。加大面向公众的数字教育和培训,提升全社会数字素养。
六、保障措施
(一)完善统筹协调机制
充分发挥普陀区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健全统筹协调和推进机制,加强跨部门、跨层级的组织联动。加大数字化转型资源投入力度,与市级重点转型工作形成有机联动、复制推广,打造具有普陀特色的“数智普陀”品牌。坚持“管行业也要管行业数字化转型”要求,加快制定推进各领域、各行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完善政府、企业、行业组织、产业联盟、专业智库等多方协调机制,全面推进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与城区发展战略深度融合。
(二)加大政策精准支持
优化数字化转型政策环境,在制度规范、激励举措、经费投入、数据共享等重点领域全面剖析深层次制度瓶颈问题,全方位激发各类转型主体的活力和动力。推动财政资金向数字化转型倾斜,在各类政府专项资金中增加数字化内容,以政府公共服务数字化带动行业整体数字化。实施开放的数字化转型人才政策,试点设置数字化转型特设岗位,加大引进数字化领军人才力度。
(三)推动多元主体参与
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不断培育壮大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和平台企业。依托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支持开展产研对接、创新赛事等活动,引导市场主体参与数字化转型项目建设和场景运营。激发国有企业转型动力,鼓励区属国企加大数字化转型项目投入,协同推进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充分发挥中以(上海)创新园、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等平台作用,加强国内外开放合作交流,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对接。
(四)守牢数据安全底线
压实网络安全工作主体责任,确立数据安全管理规范,加强数据资源全流程安全监测。严格落实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夯实信息安全制度、技术、管理三道“防火墙”,分类分级保障数据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公共数据和个人信息保护,规范生物特征、用户习惯等信息的采集和使用。提升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健全不良信息发现机制,加大治理力度,深入推进网络安全知识宣传普及,重塑网络伦理道德,保护人民群众数字利益。
附件:普陀区全面推进城区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任务分解表
附件
普陀区全面推进城区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任务分解表
序号 |
领域 |
主要任务 |
主要内容 |
责任单位 |
以数字经济驱动发展新引擎 |
||||
1 |
智能软件新产能 |
加快企业培育与技术成果转化 |
加快企业培育与技术成果转化,培育一批“智能+行业”应用软件企业。布局360华东大安全总部、京东科技(上海)智能城市研究院等智能软件领域重大项目。 |
区科委 |
2 |
数字研发新赋能 |
增强技术研发辐射能力 |
充分发挥大院大所的研发技术与服务溢出优势,加快推动国家大数据安全靶场、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上海分中心等项目建设。 |
区科委 |
3 |
数字金融新供给 |
加快传统金融与数字技术融合 |
围绕区内重点金融服务企业,促进金融服务有效供给。打造“一站式”科技金融服务信息平台,构建起完整高效的科技金融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 |
区金融办 |
4 |
数字健康新发展 |
深入开展“互联网+健康”工作 |
结合数字化技术应用夯实数字医疗服务基础,拓展智慧医疗创新应用示范。着力打造同济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园,进一步推动生命健康产业发展。 |
区商务委 |
5 |
数字商圈新业态 |
加快建设数字商圈 |
聚焦零售、餐饮、生活服务三大业态,在上海环球港、中环商圈等主要商业场所打造“数字购物”“数字街区”等场景。 |
区商务委 |
序号 |
领域 |
主要任务 |
主要内容 |
责任单位 |
6 |
数字文娱新内容 |
加快影视、广告业数字化创新 |
扩大网络文化优质内容供给,鼓励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游戏等多内容协同发展。加快数字广告业发展,培育在线文旅产业优质企业和平台。 |
区文旅局 |
7 |
加快游戏产业数字化创新 |
支持区内企业发展数字游戏产业,加快企业自主研发与成果转化,深入推进“3D游戏图像渲染”技术开发和平台搭建。 |
区科委 |
|
8 |
数字园区新载体 |
打造网络安全产业示范园 |
打造网络安全产业示范园。引进、培育5家以上网络安全企业和20家以上网络安全细分企业,建成2-3个网络安全产业集群,形成完善、优越的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环境。 |
区科委 |
9 |
推进数字园区建设 |
推动桃浦智创城工业互联网标杆园区成为千兆固网智慧集成应用示范园区;加快全市首家数字广告产业园区建设,构建数字广告全产业链生态园。 |
区科委、区文旅局 |
|
10 |
加快现有园区改造 |
基于现有产业园区开展“园区数字化改造行动”,通过打造基于5G、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综合园区,推动园区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
区投促办 |
|
11 |
数字平台新布局 |
打造创新策源引擎 |
发挥中以(上海)创新园创新成果孵化加速服务平台、互联网+智能硬件创新应用合作平台等平台作用,加快推进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集成电路研究平台建设。 |
区科委 |
序号 |
领域 |
主要任务 |
主要内容 |
责任单位 |
12 |
数字平台新布局 |
加快机器人平台建设 |
引导市场化主体积极参与技术研发与标准制定,推动成果转化与创新应用。 |
区科委 |
13 |
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 |
建设一批“5G、AI、IOT+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提升普陀区工业互联网的服务能级。 |
区科委 |
|
以数字生活构筑美好新生活 |
||||
14 |
数字家园新面貌 |
加快建设数字家园 |
围绕曹杨新村街道一刻钟数字生活圈,深化社区商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成果。加快文旅场馆数字化改造,提升“文化普陀云”服务能级,推动文旅数字化服务整体布局。开展“数字健身工程”与“早餐工程”,打造一批数字化健身设施;在社区推行“无人餐车”、“智慧早餐店”等便民措施;打造多种应用场景的数字化充电运营网络。 |
区商务委、区民政局、区文旅局、区体育局、区绿化市容局、各街道镇 |
15 |
数字教育新形式 |
推动全国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 |
依托智能教育科创集聚带,深入推进校园管理数字化进程。完善各类教育平台资源的互通共享,促进高效能教育治理和教学实践智慧变革。 |
区教育局 |
16 |
数字医疗新服务 |
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 |
提高“统一预约、统一支付”智慧医疗平台覆盖范围,建立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平台,建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社区健康管理信息化系统。落地实现“普陀影像云”、智能读片等新模式全域运用。 |
区卫生健康委 |
序号 |
领域 |
主要任务 |
主要内容 |
责任单位 |
17 |
数字养老新体验 |
建设数字化养老社区 |
打造智慧养老服务数字化场景,推进“养老院+互联网医院”模式,开展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行动,推动老年人生活“数字无障碍”,让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 |
区民政局 |
18 |
数字出行新模式 |
加强智能交通设施建设 |
加快布局新能源智能终端,优化公共交通工具区域空间合理布局。持续推进上海城运系统道路交通子系统(IDPS)等重大项目,赋能城市安全出行。 |
区建管委 |
19 |
数字扶助新范式 |
完善特殊人群帮扶机制 |
完成国家“互联网+安宁疗护服务”、本市“互联网+护理服务”两项试点建设工程。深化数字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高救助的数字化水平与成功率。 |
区民政局、区卫生健康委 |
以数字化治理推进全区治理精细化 |
||||
20 |
数字监管新能力 |
全面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
打造“中枢系统+专业平台+应用场景”的“数智普陀·城市治理引擎”,构建具备日常管理、应急联动、检测预警、风险分析、协调指挥等多功能的“一网统管”平台。布密城市“神经元”和感知端,不断拓展智能应用场景。深化城运平台的应用机制,加快形成基层综合执法和联勤联动的新机制。健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机制,形成科技驱动、网格支撑、基层参与相互赋能的治理格局。 |
区城运中心、区大数据中心 |
序号 |
领域 |
主要任务 |
主要内容 |
责任单位 |
21 |
数字政务新效能 |
深化落实“一网通办”政务服务 |
优化跨部门跨层级的办事流程,压缩审批环节。深化“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提高企业和群众线下办事的便利度。做强做优“一网通办”普陀频道和“随申办”普陀旗舰店,打造政务服务品牌。加大公共数据归集力度和治理深度,加强公共数据归集、治理、共享、开放和应用,深化电子证照应用场景,提升政务服务能力。 |
区政务服务中心 |
22 |
数字营商新环境 |
深入推进“AI+店小二”服务 |
构建“靠谱创”“靠普贷”“人才通”等营商服务场景。完善政银、银银、银企互动平台,依托上海联交所“园区中小微投融资平台”,构建数字化企业服务体系。 |
区投促办 |
23 |
数字防疫新手段 |
加快建立卫生数据管理体系 |
构建公共卫生智慧决策新模式,推动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数据开放共享。利用数字化手段高效完成疫情源头追溯、病例轨迹追踪、传播链描绘等。打造“15分钟核酸采样服务圈”。 |
区卫生健康委 |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