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纸上谋突破!真如的他以创新实干显担当本色
2025年02月21日 来源: 真如镇街道在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中,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始终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他们用汗水浇灌梦想,以实干诠释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篇章。
真如的他,坚守施工一线,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打造精品工程,创新实干,用智慧和汗水攻克难题,心系社会责任,在施工中始终将居民感受放在首位,他就是普陀区劳动模范,上海思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郝海龙。
郝海龙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一个偏远农村,入职上海思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后一直在工程部从事项目管理工作。
自投身建筑业以来,他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和勤奋工作逐步成长为行家里手,项目成果受到公司内外一致好评,并在2022年荣获上海市普陀区劳动模范称号。
多年来,他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只要是工地有活,不管刮风下雨都能看见他奋斗的身影。每天除了正常的工地巡视外,他还要负责一些内业资料,晚上则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能力,先后考取安全员、施工员、质量员、取样员等多个岗位证书。“勤奋好学,任劳任怨,不断创新,勇于担当”是他给全体员工的印象。
秉持工匠精神,他在“施工不扰民”上求精求细,通过项目练身手、强本领,攻克技术难关,总结出“郝式”特色工作法,在为城市提质更新的同时也兼顾到居民福祉,圆满完成各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其中不乏区境内重点工程。
如,郝海龙负责的普陀区真如社区地块项目,靠近上海西站临近轨交11号线安全保护区。为减少不均匀沉降,他根据自身经验协同公司专业团队采用积极措施,在每一幅地墙中增设注浆管及备用注浆管,消除地下墙的沉碴,增加地下墙的承重荷载刚度。
为确保安全生产同时不影响市民生活,他提出先行施工邻近地铁侧,使土体挤压方向与地铁配线段反向,施工尽量放在晚间进行,避让地铁运行时间,控制施工速率,减少挤土效应,降低扰动,并上阵严格控制钻井速度及压力,细心勘测布置场地,划定重载车路线,最大限度减小土方外运对场地北侧11号线的影响。
此外,铜川路道路改扩建项目也在他的参与管理下,克服了复杂的施工问题,最终呈现令人满意的成果。该路段施工范围位于闹市区,人流量大、车流量大,全线14个路口,因道路施工向两边拓宽,拓宽范围内有大量绿化、行道树及各种管线需要搬迁,特别位于个别小区门口的绿化,搬迁难度大、前期清障工程量大,易影响施工总进度。
针对这种情况,郝海龙带领项目部成立清障工作小组,提前进场,配合相关单位开展清障工作,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时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调整、优化,反复调整施工方案和设备。现场施工组织提前做好各种预案和技术交底,经反复推演做到科学合理,每道工序无缝衔接。
还有朝阳河新建人非桥项目,采用单跨22米钢板梁,整片梁重量约38吨,闹市区吊装,施工安全性要求高。郝海龙再次挑大梁,根据上海市对危险性较大的工程的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运用自身经验编制板梁吊装实施方法,与上级部门及专家多方探讨后确定最佳方案,施工时间选在夜间,并确保在次日凌晨5点前结束。
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他彻夜值守带领项目管理团队严把安全和质量关,施工现场安全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制,每天和安全专员共同巡视施工现场,抓住关键,超前预防,严格执行公司综合管理体系中关于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管理要求以及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与规章的规定,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较高标准。
知识的积累和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让郝海龙成为解决问题的专家。值得一提的是,他还特别注重用“匠人心”做好“传帮带”。对新员工耐心辅导,教导他们在工作中一定要严把质量关,重视安全,把自己所学的和遇到的情况都一一传授给了他们,让新员工在操作和岗位安全方面不断熟练并迅速成长起来。
郝海龙坚持刻苦学习,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劳动者的担当与奉献精神。